有人說容桂人愛吃、會吃,這確實不假,我們從容桂大街小巷的食肆中就可以找到答案,不管是五星級酒店還是順德餐飲名店,不管是老字號飯店還是新張不久的排檔,也不管是本土特色餐飲店還是外域的“川湘”火鍋店,總之有餐飲店的地方,就能見到人滿為患的景象。
當然,店家各有各的特色和招牌,不管您去到容桂的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適合您口味的佳肴。
一、觀音堂
觀音堂、白蓮池位于廣珠公路容奇大橋南岸金魚崗北麓。據觀音堂內碑文記載:“觀音堂建自南宋,迄今幾近千年?!?br />
觀音堂歷來香火鼎盛,每年正月廿六日的廟會更是熱鬧非凡,本地人稱為“觀音開庫”。開庫當日,港澳、新加坡、容桂、大良、中山、廣州等地的善信、商人與華僑都前來參拜,一夜之間達十多萬人。
據碑文記載,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嘉慶八年(1803年),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均有重修。1984年秋,鄉民與港澳鄉親集資20多萬元再重修,1986年竣工。是年8月,順德人民政府確定觀音堂、白蓮池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真武廟
真武廟俗稱大神廟,位于容桂獅山東路,始建年代不詳,明萬歷九年(1581年)后多次重建,為清代廟宇建筑風格。
大神廟左右兩邊廟墻大部分由蠔殼砌成。門楣原有“真武廟”三字匾額,為明萬歷順德知縣葉初春所書。外墻兩側上方長幅磚雕,圖案精美,玲瓏剔透,線條流暢。廟內建筑為三進兩廊,分前、中、后三座。前座為重檐歇山式,重檐由連鎖式木雕蓮瓣構疊而成的大型蓮花托支撐,蔚為壯觀,古雅別致,堪稱建筑藝術的精品斗拱架梁。中座北極殿正中供奉北帝,莊嚴寬敞,盂、爐、瓶、磬、鐘鼓俱列,左邊有一跛足鐵牛蹲于地上。傳說原來有兩只鐵牛,其中一只逃跑去牛歸古巷,為了不讓余下的再逃跑,北帝打跛了它的腳。殿堂上還排列了36位元帥的神像。后座為紫霄宮。宮前石池深廣各3米,周圍砌了石欄,池中泉脈豐沛,水清見底。池內常養魚鱉,曾飼養過的大鱉重達140多斤。池子口上正中橫跨一寬約半尺的拱形石條,俗稱“燈芯橋”,又名“誓愿橋”。此廟是順德當年民間信仰的體現。在殿后的白石池上,有一“誓愿”石橋橫跨而過,當年附近鄉民,如遇矛盾,為表示清白,相互起誓后,便走此橋,虧心者會從石橋墜落。于2008年被列為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三、雨花古寺
雨花古寺座落于容桂小沙浮崗的山麓上,寺院占地五畝,辟有小園,花木扶疏,清氣襲人,園雖小而雅致。清順治年間,相傳古止和尚(明遺民,姓名不詳)于小沙浮崗上筑茅屋以安瓶缽,鄉民欽仰其德行而集資為其建造堂舍,是為雨花寺。雨花寺于清嘉慶五年(1800年)、道光廿九年(1849年)、民國7年(1918年)、民國34年(1945年)進行過擴建或重修。1982年和1994年再次擴建、重建。寺內原有多副楹聯,其中有邑中名士岑學呂所撰“劫后歸來,花鳥迎人僧入定;眼前認取,風幡不動佛無言”?!吧搅腥萜骈_圣域;道涵今古暢宗風”?!爸顾魅珑R;好山青到門?!钡痊F存佳聯。1994年重建后規模宏大,上下三層,設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天王殿、齋堂和客堂等。
四、三元宮
三元宮位于容桂金魚崗北麓,相傳始建于南宋景定二年(1262年),是容桂最古最具規模的道觀建筑。整座道觀依山勢而建,面臨德勝河,地勢雄峻,氣象萬千。古建筑為磚木結構,雕梁畫棟,高雅壯觀。門額上有“三元宮”三個石刻貼金大字,門聯木刻為“三元道氣;萬載靈光?!?,筆力雄渾勁秀。宮內供堯帝、舜帝、禹帝,及道家鼻祖李老聃和八仙之一的呂純陽,各類塑像造型優美,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宮壁上原有明代文豪高道素題撰的《上元賦》,盛贊道觀氣象,書法飄逸有致,堪稱藝術精品。惜已不存。其賦云:“十步一迷紅之閣,四隅盡生白之扃。絆千輪之冰月,散萬點之石星。隔簾煙濛,連箱露濕。蘭釭吐曜,蓮炬映赩。金碧陸離,火齊并出。若夜光之初剖冰胎,如卞璞之乍鋸荊璧。朱輪水逝,翠蓋云從。見星房之紛亂,睹月帳之玲瓏。冰鉤同掛,月鏡齊懸。朗連漢陌,耀接星躔?;鸲甏仃?,竹騎成行。烘寒云而變和靄,炙冷月而就溫光。朗珠映月以滴溜,鳴玉無風而自響。搴地軸于繡圍,織天文于翠網。絳樹參差,瓊英對艷。蒙積雪之溶溶,繞流云之片片。分蜃氣于霞城,侵蟾光于月殿?;爻抗庥谝股?,坐和氣于春風?!?br />
五、天主堂
天主堂位于桂洲扶寧崗的西邊,建筑物外形特殊且高出民居,十分壯觀。據堂內碑文記載,天主教于四基村一帶傳播,最早是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教堂設在鄉民鄭氏的祖屋內,規模極小,其后由教徒籌款陸續購買了鄰近的民房擴大規模。清光緒廿七年(1901年)進行拆建,建成雙塔形的教堂。民國十七年(1928年)再重建,當時由廣州的法國天主教會撥款,其外形一部分參照廣州一德西路的天主堂(俗稱石室)而建。是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六、洛陽古橋
洛陽橋位于四基社區,俗稱石拱橋,位于大市沿河路旁,架于織窩涌的東端,始建于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為岑國英主建,為梁式單孔石拱橋,橋面石級刻有菱形花紋,歷經重修。全長15米,頂寬2.58米,高3.1米,單孔,孔頂離河床底約4.5米。橋上的石級稍斜,每塊約寬50厘米,石面上刻有菱形的防滑花紋,一部分已經磨平,兩邊護欄高約25厘米,造橋的石有兩批,分別是北宋和明朝先后砌上的紅巖,第一批風化損耗嚴重,第二批石損耗較小。紅巖耐磨損,現在橋憝和橋拱上雖已寄生了小葉榕樹和雜草,但仍然十分堅固。全橋以粗面巖砌筑,是我區最早的梁式單孔石拱橋,也是順德現存最為古老的單孔石拱橋。是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七、秀 橋
秀橋位于四基社區的葉地長塘巷尾,橫跨織窩涌。秀橋始建于清初(1645年),原由紅石筑成,橋頂寬僅1米,因年久失修,橋身出現裂縫,縫里雜草叢生,變成危橋。有一天,在香港經商的葉渭泉(又名葉超)的繼母一人經過此橋,因橋身震動而腳軟不能行,后由附近親人攙扶才回到家中,數年后,葉的繼母染病彌留之際對其講出重修此橋的夙愿。民國7年(1918年),由在香港經商的葉渭泉(葉超)首倡重建,捐出主要費用,得到香港及鄉間熱心人士的解囊助建。歷經大半年,于翌年春竣工。
石橋筑于四基,橫跨于織窩涌上。橋長約10米,寬約2米,圓拱單孔橋洞。橋上每級石高僅10厘米,老人上落橋時十分方便。橋用白石砌成,每塊階石寬約60厘米,橋面護欄高約20厘米,護欄分段處有帶球形裝飾的欄柱。整座橋設計巧妙,造型美觀,做工精細。遠遠望去,只見流水潺潺,花樹綠蔭,一座秀巧別致的石橋掩映其間,幽雅寧靜,顯得和諧協調。橋洞上方“秀橋”二字是葉星林(人稱老九先生)所題。此橋遠看十分美觀,是名副其實的“秀橋”,也是容桂人公認最秀美的橋。
八、貞烈牌坊
貞烈牌坊位于桂洲扶寧崗東面的山麓,是為表彰林信文之女而立的。據說,林信文被仇家(有說是賊人)所殺,其女兒奮而報父仇,設法殺了仇人,然后自 而死。鄉人為她的貞烈德行所感動,報呈地方官,地方官再據情上報朝廷,獲頒圣旨,建成這座牌坊。
石牌坊全用白花崗巖建造,坐西向東,是四柱通天三門洞式。牌坊中間有兩直石柱,相距1.57米,高5.3米,兩柱由三條石橫梁相連,最高一條橫梁和中間一條橫梁間夾有一塊豎放石匾,刻有陽文楷書“圣旨”二字,中間橫梁 下的石匾刻著陰文“貞烈可嘉”四個楷書大字,右邊上款為“道光十七年丁酉”,左邊下款 為“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立”。此可知,建牌坊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了。
九、岑學呂故居
岑學呂故居位于容桂朝陽社區匯源直街,建于民國十八年(1929年),原占地面積為550多平方米,現為順德區文物保護單位。故居所存不少佳篇名句,多為近代騷人墨客所題撰。共樓匾文“岑學呂先生故居”,為黃文寬所題。門聯刻有“星槎傍南斗;佳氣滿中州?!睘閷W呂自撰,一進前廳,上刻“岑敦睦堂”四字,為嗣孫定宇所書。二進天街,內有水井,上鐫“思源”二字,為次子云起所題。三進中堂,陳列學呂生平事跡。四進后堂,懸掛名人題贈。五進后園,稱“故園三徑”,上有聯云:“大塊文章有主宰;小園花草亦民生?!眻@中松菊交輝,饒有雅趣。
岑學呂(1882-1963),字伯榘。幼孤貧苦學,22歲畢業于廣東武備學堂。1906年在香港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后歸國,歷任廣東省都督府秘書,東莞、番禺、豐順縣縣長。民國25年,任省政府秘書長。翌年,代理省政府主席。學呂能文善詩,尤工書法。著有《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岑學呂詩略》等。
十、天主堂
在容桂四基社區新墟清波直街有一座頂部為方柱尖頂帶十字架的建筑物,高于民居之上,為天主堂。
天主堂坐東向西,長36.9米,寬約15米,面積500多平方米,建筑主要分為三部分:前座是門樓,后座是玫瑰堂和宿舍樓。
天主堂的主體部分是玫瑰堂。其基座是十字形,豎畫粗長,橫畫短細。堂內正中墻邊設有祭臺,臺上有圣體柜,上放有圣母像的神龕,下邊有一十字架,多個花瓶。祭臺前面兩邊各設十二行禮拜用的坐凳,坐凳前有跪凳。兩邊墻開有多個別具一格的窗子,窗旁掛著描寫耶穌受難經過的十二張小油畫。玫瑰堂頂為薄殼拱形建筑,最高處與地面距離約6米,人在內講話,聲音響亮,有回聲。玫瑰堂是神父講經傳道的地方,可容納百多人聚會。
據堂內碑文記載,天主教在四基一帶傳播,最早為清代道光19年(公元1839年)。
天主堂現為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十一、花溪公園
花溪公園占地207畝,總投資3000萬元,運用綠色生態概念設計,分為五大區:中心主廣場(容桂廣場)、藝術館區(含文化廣場、露天舞臺)、棕櫚泉廣場區、休閑活動區、整形植物及百花觀賞區。那園林式的格調為容桂城市化建設添上亮麗的色彩,既提升了中心區域生活環境,又提升了容桂地區的城市品位,成為容桂一個美麗的窗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十二、無葉井
位于容桂容里社區的樹生橋南岸的一棵細葉榕下,有一口神奇古井,這口直徑只有50厘米的古井口窄內寬,井水清澈可鑒,傳說是梁半仙所開鑿,過去橋的兩邊都各有小葉榕樹一株,亭亭如蓋,枝丫交錯,覆蓋井上,一年四季,幾經換葉,即便落葉紛紛,但井內卻無落葉,故鄉民稱之為“無葉井”,亦屬一奇。
溪橋初步
花洲第一橋筑于北關銀河潭上,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是北關前往桂洲的第一座橋,為容桂古橋之一。橋頭建有四柱牌坊,嵌“花洲第一橋”紅石古匾于其上。石橋雖經多次重修,而南北通衢猶存,橋畔綠樹婆娑,鳥語花香。
長塘夜月
長塘位于四基村,亦稱“葉地長塘”,約辟于民國9年(1920年)。塘周植柳,輕風搖曳,恰似碧波蕩漾,白鷺飛鳴其間。塘頭有涼亭點綴,瀟灑飄逸。每當皓月懸空,清風徐送,靜觀花影波光,錦鱗游泳,如入仙境。
青霄遠眺
青霄閣位于獅山之南,巍然聳立,氣勢雄偉,游客登臨其間,方圓百里,一覽無余。獅山綠樹成蔭,氣候宜人,冬無寒凍,夏無酷熱。山上花木亭臺,融為一景,極饒情趣。山下新辟花溪公園,榕陰桂影,葵雨荷風,頗具特色。
文塔朝暉
文塔位于桂洲外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塔呈六角七層,高36米,每層均有石楣刻字,分別為:飛出上青霄、秀甲獅陽、聚奎閣、題名處、涵高下、鳳鳴、靈照。字體包括楷、行、草、隸、篆,遒勁雄樸?,F辟為文塔公園。
容山書院
容山書院位于大沙浮崗下,現為容山中學校址。創建于清代嘉慶十三年(1808年),為廣東四大書院之一?!叭萆綍骸钡氖涕T額,乃清代書法家謝蘭生所寫,筆力雄渾勁秀。書院歷經興毀,尚存四株木棉古樹,壽逾二百多載,枝干蒼勁,堪稱奇觀。
大鳳來儀
大鳳山又名鳳嶺,山體如鳳,故以為名。山前牌樓重檐飛翹,雕梁畫棟,雄偉壯觀,上刻“大鳳來儀”四字,兩側聯云:“臥虎藏龍,崛起新城連碧海;翱鵬翥鳳,騰飛古鎮兩青山?!睘橹袊郝搶W會楊秋所撰。山間茂林修竹,亭臺樓榭,恰似蓬萊仙境。山上建有烈士紀念碑,四周松柏環繞,莊嚴肅穆。
榕樹生橋
樹生橋位于容里鵬涌。明萬歷《順德縣志》已見記載?,F今橋基下存留石匾一塊,上刻“鵬涌橋乾隆乙未”字樣,當為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之物。原橋圮毀已久,僅存兩邊橋基,橋東老榕樹多條浮根凌空伸過對岸匝地而生,形成粗大的天然橋架和扶欄,鄉人在上面鋪墊木板以利通行,稱為“榕樹生橋”,蔚為奇觀。是容奇古八景之一。
雨花甘露
即容奇古八景之一的“禪院雨花”。1994年雨花寺重建后景色尤美。園中古井清澈,昔取其水泡茶,香??煽?。
白蓮香遠
白蓮池位于金魚崗之觀音堂前,約建于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為容奇古八景之一。1984年加建百步長廊、挹蓮亭等,擴為白蓮公園。
勝海飛虹
德勝海古稱北潮海,江面浩渺,兩岸崗巒起伏,雄扼珠江入海要道。改革開放后,容奇、德勝大橋相繼在此建成。兩橋宛如萬丈飛虹,氣勢磅礴。
廣州南站:
在廣州南(始發站)乘坐廣珠城軌到容桂站,步行480米乘坐321公交或921公交抵達容馬起點(桂州中學);
廣州白云機場:
在機場南站(始發站)乘坐地鐵3號線到嘉禾望崗下車,站內換乘2號線到廣州南站;由廣州南乘坐廣珠城軌到容桂站,步行480米乘坐321公交或921公交抵達容馬起點(桂州中學);
廣州火車站:
在廣州火車站(始發站)乘坐地鐵2號線到廣州南站,由廣州南乘坐廣珠城軌到容桂站,步行480米乘坐321公交或921公交抵達容馬起點(桂州中學);
廣州東站:
在廣州東站(始發站)乘坐地鐵1號線到公園前,站內換乘2號線到廣州南站;由廣州南乘坐廣珠城軌到容桂站,步行480米乘坐321公交或921公交抵達容馬起點(桂州中學);
容桂汽車客運站:
1:在容桂客運站乘坐321路公交(往龍涌方向)到“自然新村”站下車,步行約250米到桂洲中學(容馬起點);
2:在容桂客運站乘坐323、327、328、377、392、920、960(往天佑城方向)到“文海路文華路口”站下車,步行約950米到桂洲中學(容馬起點);